学习园地

《中国教育报》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

发布时间:2024-09-19  阅读次数:729

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

—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

       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,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一体推进教育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为我们充分认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价值,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各项重大任务,加强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布局,系统推进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。

  必须着眼提高创新能力,深化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,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强化对战略人才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。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,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直面世界科技创新变革规律和国家科技创新需求,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,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,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“发动机”,推动高校组建科研大团队,开展跨学科、跨领域协同攻关,持续产出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。创新之道,唯在得人。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,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,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把科技自主权、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  必须优化高等教育布局,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,加强基础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。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,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。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,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,建立分类管理、分类评价机制,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、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优势,追求卓越、办出特色,更好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。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,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。要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,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,建立科技发展、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,加强基础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建设,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,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,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。

  必须强化校企科研合作,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、人民要求、市场需求相结合,完成从科学研究、实验开发、推广应用的三级跳,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。高校要精准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、重点产业、重大项目,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“硬科技”。要深化校企合作,实现科技攻关过程、科研组织方式与育人环节、育人模式有机融合,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、融合发展的新格局。要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,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,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,推动高校和企业“双向奔赴”,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、高效率转化,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  必须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,大力培养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、高技能人才。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、栋梁。职业教育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,是源源不断培养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。要深化“一体两翼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,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,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相协调、与产业布局相衔接。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,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,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双提升。

  新征程上,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,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,凝心聚力、锐意进取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。(本报评论员)

Copyright 2016 4688美高梅集团唯一网站·主頁欢迎您    访问旧版
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电话:021 - 34205866 备案:沪交ICP备20101025